,,突出表現在兩個層面,一是就業者找不到工作,無業可就;二是不能持續、穩定就業,就業質量較低。針對這一問題,谷城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主動作為,多措并舉緩解就業難,給力谷城經濟社會科學可持續發展。
打造15分鐘公共就業服務圈
該縣人社局全面完善覆蓋城鄉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提升服務能力,依托基層公共就業信息服務平臺打造15分鐘公共就業服務圈。截至目前,縣級人力資源服務中心與全縣12個鄉鎮(區)人社服務中心、45個社區成功聯網,基本實現了就業失業登記證、培訓管理、公共招聘、創業服務管理等多個信息系統資源共享,為勞動者和用人單位搭建了優質高效、便捷安全的就業服務平臺。
扎實開展就業服務
積極搭建就業平臺,認真組織開展就業援助月、春風行動、全縣企業用工大型招聘會、民營企業招聘周、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月等活動,積極為城鄉求職人員和企業用工搭建一個溝通順暢、高效便捷的雙向選擇平臺,有效促進城鄉勞動就業。今年初,該局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創造性地開展了一建二進三訪四送活動,一建即組建流動就業服務小分隊;二進即進鄉鎮(村)、企業開展流動招聘解決就業難、進企業幫助解決招工難;三訪,即走訪返鄉農民工、就業困難人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幫助解決就業困難;四送,即送崗位信息、送技能培訓、送就業政策、送創業服務。截止目前,人社局流動就業服務小分隊已在城關鎮、谷城經濟開發區、石花鎮、冷集鎮、盛康鎮等7個鄉鎮(區)開展就業服務活動,登記求職人員1543人,簽訂意向性用工協議761人,分發就業政策宣傳單6000余份。
深入開展就業培訓
該局充分發揮3家培訓定點機構突出技能操作為主,理論學習為輔的特點,采取三個結合(長訓和短訓相結合、理論和實踐相結合、集中與分散相結合)和兩個依托(以定點培訓機構為依托、以企業培訓為依托),根據培訓對象的愿望,開展形式多樣的培訓工作。對年齡偏大、家庭條件差的學員采取短、平、快的短期培訓方式,在教學中突出技能培訓,強化動手能力的訓練。對年齡較小、負擔較輕的學員注重知識的綜合性、全面性、連續性,采取長、穩、精的長期培訓方式,為城鄉剩余勞動力成才提供系統的知識和技能保障。與此同時,該局還積極組織開展全縣企業在崗職工技能提升培訓和雙技能培訓工作,已培訓職工8200余人。
做好重點群體就業工作
全力以赴重點做好就業困難人員、農村勞動力、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對就業困難人員通過采用集中開發公益性崗位、企業吸納和靈活就業等方式,解決就業問題;對農村勞動力通過采用職業培訓、創業服務、勞務輸出等措施,拓展就業渠道;對未就業的大學畢業生實行登記造冊、跟蹤幫扶,落實就業政策,使其盡快就業。今年上半年,該局通過開展就業援助,共開發環境衛生、治安聯防、道路交通等社會管理類和公共服務類公益性崗位1256個,安置40、50人員、長期失業人員、零就業家庭成員、殘疾人等困難人員就業884人。
認真落實就業政策
認真貫徹落實省人社廳關于就業資金使用的相關文件精神,嚴格規范資金使用。 2011年以來,該縣共支出各類就業專項資金8125.7萬元,占總資金籌集8203萬元的99%,享受人數4.6萬人,使就業專項資金這一就業工作的生命線作用發揮更加顯著。同時,該局進一步規范職業介紹、職業培訓、社會保險、公益性崗位等各項就業補貼資金發放工作;規范小額擔保貸款發放管理,完善小額擔保貸款辦理手續,加快發放速度。
由于各項措施的有效落實,該縣就業難問題得到了有效緩解,今年上半年,城鎮新增就業3812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783人(其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663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4715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57%,低于全年4.5%的控制目標。